1970年以后,韩国逐渐废除了汉字,只使用表音文字谚文,也就是现在的韩语。本来是一件民族自主意识觉醒的好事情,但是因为是表音文字,韩国发生了很多乌龙的事情。
什么是表音文字呢?就像我们的汉语拼音,只有读音,却不知道具体指的什么意思,比如说tongshi,可以是“同事、同时、痛失、同食”等等。
谚文也与汉语拼音类似,比如,长、葬、场在韩文中都读一个音,所以会长、会葬、会场都是同音词,“会长来会场会葬(送殡)”念起来会让人啼笑皆非,很多词语只有联系上下文才能懂得具体意思。
在2009年,正在建设中的韩国京釜高铁就因为词义表达不清,发生了一起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故。
韩国铁道施工集团在一次检查施工现场时,发现从大邱到庆州这一百多公里之间有15万多个轨枕居然都开裂了。这可是大事件,调查发现,问题全部出在连接铁轨与轨枕的一个小小的螺丝上。
原来是当时生产螺丝的公司对生产要求书产生了误解,将韩语“防水”一词误解成“放水”,因而使用了吸水材料。再加上现场监督方又疏于检验,最终导致了这次事故。开裂的轨枕,要全部替换,对韩国高铁造成不小的损失。
像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金成泰和金圣泰的名字,用韩文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,后来,为了区分两个人的名字,还是决定其中一位议员的姓名用汉字书写。正是出于这种原因,现在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依然保留相应的汉字,以免闹出误会。
现在韩国废止汉字闹出的后果越来越严重,有研究指出,由于废除了汉字,韩国人的思考能力在显著下降。不仅如此,韩国一些研究人员,因为不认识汉字,导致连自己国家的历史书都看不懂,所以经常把一些捕风捉影的历史事件当成自己国家的历史,并以此为荣,在国际上闹出了很多笑话出来。
比如说,韩国有些人在论坛上说,长江以北曾经是韩国的领土。这种说法其实是因为李世民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失败了,所以韩国人认为高句丽反向占领了唐朝大部分领土。
首先,高句丽是不是韩国祖先先不提,唐朝攻打高句丽失败了就可以被看成反向占领?这真的是不了解历史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,估计正是因为他们看不懂自己的汉字史书才有这样的认知吧。
有独立意识与爱国情怀是好事,但求真务实也同样重要。若因为一时之快,被冲昏头脑而盲目排斥先进文化,到头来的苦果也只能自己承受了。
现在韩国人越来越意识到汉字对自己国家的重要性,所以恢复汉字的呼声也越来越高,甚至有的韩国媒体居然要把汉字申遗,真的是看重的有点过头了。
对于这件事,中国根本毫不在乎,因为全世界都知道汉字是中国的,韩国的某些人就不要来找存在感了!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