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批准,由中国小龙虾协会及协会成员单位共同起草、编制的《活淡水小龙虾》(T/CAPPMA01-2018)、《冻小龙虾尾》(T/CAPPMA02-2018)、《冻调味油炸小龙虾》(T/CAPPMA03-2018)三项团体标准正式对外发布。三项团体标准自2018年6月18日正式实施。近十年,随着消费升级和网络在线营销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迅猛,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放大,产业链不断延伸,已基本形成集“苗种繁育、健康养殖、加工出口、餐饮物流、节庆文化”全产业链条。据中国小龙虾协会数据统计显示,2017年,中国小龙虾产业迎来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1000万亩的养殖面积,100万吨的产量,2000亿人民币的产值收入,500万的就业人员。不可回避的是,我国小龙虾产业起步比较晚,发展时间短,更缺少行业标准。从养殖加工到产品的质量,各环节都很难保证规范化、标准化,小龙虾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。如上下游沟通不畅、产能严重不足、产销不平衡、市场行情报价大起大落、小龙虾养殖环境差等。为有效解决小龙虾产业链层层传导、发酵、凸显在行业与消费者端的痛点,统一市场流通标准,监管产品质量标准,规范产业高质量发展,推动小龙虾产业的良性发展,使我国小龙虾产业进入规范化、标准化时代,本次小龙虾三项团体标准的正式颁布,是我国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里程碑。三项标准由水产专业机构、科研院所、行业专家参与,经大量调研工作,充分听取并考察一二三产真实的情况后编制而成。其中,《活淡水小龙虾》根据单只活虾重量及每千克的只数,可分为七个等级,从而统一规范了活小龙虾等级;《冻调味油炸小龙虾》按成品小龙虾个体重量划分为五个等级;《冻小龙虾尾》按虾尾个体大小划分,以每千克所含的虾尾数量分为四个等级。以上三项团体标准经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标准评审小组(由水产研究院所、各大院校专家、教授组成)讨论、评审并一致通过。这为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标准机制,不仅促进小龙虾一二三产深层次地融合,还在强化行业自律,规范行业标准,拓展经贸合作等方面都起到积极推
《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》审议通过,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具体规定!
传承红色爱国基因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爱国人士中走进西藏青海 参拜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刹宗喀大慈宏觉寺
招聘!年薪:研究人员20-35万,博士后20-30万,党政、工程技术人员10-18万!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最新招聘启事
...